大学生最需要考虑改变角色
在大学期间就谈职业生涯规划是空中楼阁。大学生就业最需要考虑的是改变角色。这是不少企业负责人对大学生提出的建议。
已经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担任了几年特聘教授的奥耐斯蒂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青湖称,在面试时不少学生一开口就是自己远大的发展目
标和职业生涯规划。但他们对进入应聘的企业后承担什么角色身份都没有弄清楚。大学生的心态是"地基",能力是高楼,只有好的心态才能为今后打下好的基础。
上海一家旅游企业的董事长凌进也说,她在招聘员工时,不少名牌高校的学生一谈就是自己远大的理想,而问他想来公司应聘什么职位,回答总是随便、不知道。连分工都不清楚,让人担忧应聘后是否能够胜任。
因此,他们建议,大学生在就业时,应该先考虑如何进入职场的角色转变,然后再考虑自己的提升问题,最后才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做好自己短期或者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说到底,大学生应该多一点踏踏实实"走楼梯"的心态,而不是"坐电梯"。
不能让专业成为就业瓶颈
"专业背景应该成为学生就业的优势,但学校不能让专业成为学生就业的瓶颈",北京一家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副总裁孟凡强称,作为企业,他关注学生的专业背景,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透露,公司曾经招过一些著名医科大学心理卫生专业的大学生,遇到病人感冒发烧也会束手无措。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是跑来问他怎么办,而不是自己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他建议,学校要提高学生的就业兼容性,不能让分科教育成为学生就业的瓶颈。
企业对新人多一点宽容
"新来的大学生什么都不会干"、"名牌高校的大学生跳槽率太高",这些都是经常能够听到的抱怨。不过,企业对新人应该多一点宽容,少一点就业歧视、校际歧视。这也是座谈会上特聘教授们的建议。
据介绍,不少企业往往愿意招聘有经验的员工,可以立即派上用场;也有企业担忧名牌高校的学生稳定性差,喜欢隔三岔五地跳槽。其实,上述观点未必正确。陈青湖就表示,如果企业的流程都没有问题,毕业生只要进入这个流程,应该很快就能融入角色。
特聘教授们还建议,不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现在不少高校把实习安排在大四,一般到这时候,学生的实习已经带有"功利"色彩。事实上,实习可以从低年级开始,尤其是那些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更应如此。
来源:东方网-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