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积极拓展关系网 刚入学就上就业课

     还没摸清自己的教室在哪,就被先上了一课:在今年的新生报到环节,大连部分高校对刚报到的新生开始了就业教育;同样,对孩子未来寄予莫大希望的家长,也在孩子开学时"动"起来,严峻的就业形式,让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要"赢在起跑线"上。 
  学校 新生入学启动就业教育 
  大连理工大学今年报到的新生就拿到了一份名为"赢在起跑线"的2007级新生就业指导手册,为促进学生对学校和所学专业的了解,增强学生就业意识,学校今年首次在新生中开展就业咨询、指导活动。 
  一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说,多数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的旧有模式不外乎3个程序:从大三或者更后开始,学校统一安排就业指导,请专家教授讲课;各个学院的领导、教师进行方向指引;联系单位、参加各类招聘活动。3个程序走完,学校就等待被送出去学生的好消息,统计学校的就业率。但当前用人单位选用人才与实现单位工效目标有密切的关系,"进单位后谁能最快适应工作,做出成绩,也就自然被重视。"由此,毕业生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以积极适应,这一工作其实在上学时就应做完。因此他认为,应该从大学新生开始为其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在不同阶段都使学生对就业形势、相关政策、应聘技巧等内容有一定程度了解。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量体裁衣。 
  而家长对孩子的职业规划更加提前,大连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介绍,早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业指导中心的电话就被打"爆"了,家长询问的焦点就是哪个专业好就业。 
  家长 开学启动就业"关系网" 
  送孩子上学不是唯一目的,还要借助关系结识学校"有关人士"聚一聚。一些家长多计算了这样一个"开学成本"。"我们选择这个专业其实已经考虑到拥有的社会关系是否利于就业,孩子上4年大学,不就是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吗。"一位家长说。 
  选择关系网来就业不仅仅是家长的想法,一个数据已经说明问题: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此结论来自最近发表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该调查涉及全国百所高校6000余名本科毕业生。而那些只能旁观的大学生,对此表示"非常羡慕",说这话的学生是医学专业的,他知道那些有"关系"的前辈能找到一个好单位。 
  专家 大学生就业要早做打算 
  目前,大学毕业生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使家庭和学校同时动起来。来自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和职业规划专家的建议是,尽早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积极增强就业技能、力争增加实习的就业砝码将是行之有效的准备方案。而作为刚刚升入大一的"新转型生"来说,了解并抓住各种机会进而全面提升自我显得格外必要。 
  而对学生看重的关系网,在大连民族学院就职的管理学博士宇红说,"通常认为人脉关系的形成往往依托于家庭关系背景,其实它的另外一部分可能要来源于大学生自己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因此,积极合理地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不断累积自己的社会资本也是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认为大学生如果努力培养专业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形成自己的"关系网",那么将来的就业一定是成功的。

     来源:半岛晨报